2)第1026章 推波助澜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抱着不肯放手。

  刘氏看在眼里,有些心酸。

  以她的身份以及对亡兄的感情,这辈子再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这份与生俱来的母性无处安放。

  “嫂嫂离开长安多久了?”

  “有一年多了。”唐夫人随口说道。

  “在长安时,与文倩见面多么?阿泰现在怎么样了?”

  唐夫人闻言,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你若是想念他们母子,何不将文倩召到行在来?至于我么,在长安时见过几面,后来文倩负责同文馆印坊,走不开,就见得少了。”

  刘协暗自叹了一口气。

  荀文倩虽说聪明,毕竟还是年轻,事业心又太重,顾及不到唐夫人的心情。唐夫人虽有父兄,却没什么感情,将更多的感情寄托在了他和荀彧一家人身上,为此不惜放弃河东印坊。

  但荀文倩却感受不到,或者说,没有留意。

  “随我去南阳吧。”刘协提议道。

  唐夫人思索片刻,低头说道:“多谢陛下。河南印坊初建,暂时怕是走不开。”

  “你手下好么多人才,随便挑一个都能顶上去。”刘协摆摆手。“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吧。这几年你也够辛苦的。让文倩也去,你们俩做个伴。”

  听说要召荀文倩赴行在,唐夫人没有再拒绝。

  ——

  刘协在洛阳逗留了几天,到北邙山扫祭光武帝刘秀和先帝刘宏。

  虽然对这些人都没什么感情,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

  在此过程中,荀彧一直陪在左右。

  刘协和荀彧商量,将唐夫人的父亲唐瑁调到河南郡,安排一个县令或者县长。

  虽然唐瑁的能力有限,德行也谈不上,可是看在唐夫人的面子上,一点安排也没有,不太合适。

  尽管唐夫人从来不提父兄,血脉终究是血脉,是无法割舍的。

  荀彧有些为难,却还是答应了。

  他随即问了刘协一个问题。

  少帝在位只有几个月,后来被废,改封弘农王。虽说当时是董卓主政,但程序是合法的,而且森林木己成舟,无法更改。

  如今弘农王已薨,又无嗣子,按理说,弘农国应该除国为郡。事实上,弘农在京畿,本来就不该封国,这几年也一直是当郡处理。

  那么,唐夫人的称呼是不是也要改一改?

  刘协想了想,摇摇头。

  “少帝无过被废,本就是乱政。人已经死了,过错不能挽回,只能当作遗憾。如果再除其国,黜其未亡人名号,将来九泉之下,如何面对亡兄?”

  荀彧一声叹息。“陛下仁厚,臣理当支持。但朝廷自有制度,也不能轻易更改。如今几个封国都因无嗣子而除,弘农又岂能例外?”

  刘协想了想。“如果过继一个皇子,以承少帝之后呢?”

  荀彧不假思索的摇摇头。“没有这样的先例,臣不敢苟同。”

  刘协笑笑,却没有说话。

  他只是问问荀彧的意见,并不需要取得荀彧的同意。在有这个想法之前,他就知道会有人反对,包括杨彪等人在内。

  但他不在乎。

  身为皇帝,这点事,他还是能办得到的。

  之所以问荀彧,就是想看看荀彧的反应。

  要从皇子中挑一个过继给少帝,最合适的人选自是荀文倩所生。这既是对荀氏的安抚,也是将荀氏推到朝臣的对立面,逼着他们和那些将儒家伦理看得比一切都重的儒生决裂。

  荀彧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态度,但是远远不够。他要推荀彧一下,逼着他尽快完成思想转变,以便发挥出真正实力。

  很显然,荀彧非常清楚这背后的危险,本能的抗拒。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