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5章 南阳兴学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的人来说,转而研究木学、冶铁、商业等实学未尝不是一条出路,至少可以养活自己。

  以前不肯研究,是因为世人轻贱百工,唯重经学。现在天子出面,亲自倡导,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进可为官,退可维生,两全其美。

  虽然争论在所难免,大势却已渐成。木学堂、医学堂陆续进入筹备阶段,教师的选拔也进入了正式的流程。

  在得知天子要从长安招募一部分来南阳之后,宋忠做出了一个决定。

  开设算学班,为有意报考的学生补习算学。

  宋忠虽然人品一般,学问却着实渊博。他的著作不仅有《五经章句》,还有《周易注》、《太玄经注》,律学也有研究,对算学并不陌生,教一些算学基础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他这么做,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表态。

  刘协乐见其成。

  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事。

  皇后伏寿怀孕了。

  上次流产之后,伏寿一度很消沉,刘协花了好些心思才让她重新振作起来。刘协征冀州的两年时间里,她积极调整向本,已经做好了再次受孕的准备。这次来南阳,与刘协重逢,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在几个太医会诊,确认了伏寿真是怀孕了,刘协兑现了诺言,封华佗为侯。

  其他的相关人员也一律有赏。

  消息一公布,朝野欢欣。

  有人说,天子、皇后夫妻和谐,相敬相爱,这是国之大幸。历朝历代,皇家的不幸、冲突、动荡大多来自于天子与皇后不和,宠妃夺爱,进而导致争嗣,引发朝局不安。

  天子维护皇后,不以私爱夺公礼,可以保证朝堂上不会出现分裂。

  又有人说,天子虽然倚重并凉精锐,重视实学,但皇后却是儒学世家。这说明天子对儒学的态度并不是否定,而是要求更高。对儒门来说,这不是灾难,而是机会。

  还有人说,华佗能封侯,说明天子对实学的重视绝非口惠。研究实学,一样可以封侯,并不低人一等。

  各种意见都在刘协的预料之中,但更直接的好处却是南阳医学堂筹建的速度立竿见影的快了起来。

  故大将军何进之子何咸上书,请求献出庄园一座,充作南阳医学堂的校址,并愿意将家中所藏的书籍、药材都拿出来,供医学生们研究。

  与此同时,何咸还推荐了一位名医出任医学堂的首任祭酒。

  涅阳人张机张仲景,师从南阳名医张伯祖,以治伤寒病著称。

  刘协当然知道张仲景是谁,但他还是按照程序,要求张仲景见驾,接受太医院的考核。

  不出意外,张仲景顺利的通过了考核,就任医学堂祭酒。

  与此同时,刘协召见了何咸。

  在刘协面前,何咸也没敢耍花样,老老实实的说,这是唐夫人的建议,目的也很单纯,就是继承何进的爵位,哪怕食邑少一些,也要保留名份。

  何家费了那么多心思,最后人财两空,实在是意难平。

  何咸这几年担惊受怕,身体一直不太好,也因此和张仲景结缘。这次适逢其会,唐夫人一提,他就答应了。既报答张仲景用心医治的恩德,也向天子表忠心,求一份恩典。

  刘协有些勉强地答应了何咸的请求。

  一方面是给唐夫人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行为的认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捐献,帮助南阳各学堂尽快筹建完成。

  朝廷现在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实在抽不出多少钱给南阳。

  “听说你有个儿子,叫何晏?”刘协说道:“让他做个童子郎吧。”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