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送你一功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抚着胡须。

  他也这么觉得,董家就是靠女儿起家的。之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贾诩沉吟片刻。“我送将军一桩功劳,如何?”

  董承一时心动,刚准备点头答应,转念一想,又摇摇头。“我能力有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再者,我如今仅有部曲三百,想立功也没机会。”

  贾诩微微一笑。“不用将军一兵一卒,木简一枚,短笺数行即可。”

  董承控制不住好奇心。“短笺?给谁?”

  “郭汜。”

  董承犹豫起来。“我与他素无来往,何必多此一举。他的死活,与我何干?”

  “将军可以不在乎郭汜的死活,却不能不在乎陛下的胜负。”贾诩从案上取过一支木简,又取出笔墨,推到董承面前。“朝廷为李傕所困,守或有余,攻则不足。虽奇计迭出,形势逆转,终究还须郭汜、杨定出兵。将军若能在短笺数行,明天命所在,大势所趋,劝郭汜讨贼,为朝廷分忧,岂非有功?”

  董承觉得有理,却还是不太理解。“郭汜对侍中言听计从,侍中何不自取功劳?”

  “我出身凉州,又为董卓故吏,不为关东大臣接纳。虽蒙陛下不弃,亦难免倾轧。将军有个好女儿,将来或许能施以援手,不使我孤立无朋。”

  董承盯着贾诩看了片刻,点了点头。

  贾诩说得没错,他需要朋友。

  但需要朋友的不仅仅是贾诩,他董承同样需要朋友。

  贾诩是董卓故吏,他董承又何尝不是?

  他的女儿与天子是儿时玩伴不假,但她无论家世还是学问都不及皇后伏寿,将来入宫,必然受伏寿打压。若他能与贾诩结盟,立下功劳,女儿在宫里也有说话的底气。

  “多谢侍中。”董承提起笔。“若能立功,必不忘侍中点拨之恩。”

  贾诩笑着摆摆手,以董承的口吻口授劝降书一封,由董承手书,然后派人送往郭汜大营。

  ——

  收到董承的劝降书,郭汜不以为然,甚至大失所望。

  他最想收到的不是董承的劝降书,而是贾诩的承诺。

  误会已经造成,李傕随时可能发动攻击,是战是降,他进退两难。

  此时此刻,若能得到贾诩的承诺,保证朝廷不会追究他的责任,并且不会在他迎战李傕时断他后路,他才能安心迎战。

  董承算什么东西?

  正在郭汜纠结的时候,副将谢广赶来汇报。

  李傕的大营正在集结,很快就可以发动进攻,是战是降,必须尽快决断。

  郭沁很不耐烦,将董承的劝降书甩给谢广,抱怨道:“贾诩这是何意?都到这一步了,他也不肯给我一句准话么?”

  谢广拿起劝降书,看了一遍,又惊又喜。“将军,这封劝降书可比贾先生的承诺更有用啊。”

  郭汜诧异地看着谢广。

  “将军,天子又被人称作董侯,那个董是哪个董?”

  郭汜一下子也反应过来了,抬手一拍脑门。“我倒是忘了,董承虽然无能,却是董太后的族人。”

  “是啊,他的女儿董宛是天子儿时的玩伴,入宫是迟早的事。再者,董承虽是皇亲国戚,却曾为董太师部曲,为朝臣所轻视。若能与将军结盟,将来互相扶持,岂不两全齐美?”

  郭汜如梦初醒,用力一拍谢广。

  “老谢,还是你有脑子。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先发制人。”谢广大声说道:“奉诏讨贼。”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