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6章 重归一统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视同仁,才是大仁。他能够在十年之内平定天下,正是因为顺应了道,得了民心。你们想逆势而行,只能和六国子弟一样,不会有其他可能。”

  袁徽面色煞白,额头冷汗涔涔。

  “回去吧,告诉士燮,不要有任何妄想。除了投降,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袁徽咽了口唾沫。“投降之后,朝廷……”

  荀衍看着袁徽,一声轻笑。“难道他还比袁绍、袁术更该杀?”

  “只是……不死?”

  “其他的,就看他自己了。”荀衍语重心长的说道:“如果想做官,要看他有没有那个能力。如今大汉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这种读了几部书就以为大道在手的书生。”

  ——

  送走袁徽,荀衍与太史慈商量了一下,放慢了行军速度,并通知了其他人。

  当然,也没忘了士孙瑞。

  诸将也清楚,士燮投降是最好的结果。就算他们再善战,攻城也会有伤亡。如果能不战而降,当然求之不得。

  两天后,袁徽再次求见士孙瑞,带来了士燮的降书。

  这一次,士孙瑞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袁徽,并邀他入幕。

  袁徽稍作推辞就答应了,并顺势引荐了一些中原来此避难的士大人,包括刘熙、薛综、程秉等人。士孙瑞一一问了情况,知道这些都是潜心学问的书生,依托士燮也不过是求个衣食而已,倒也谈不上什么不臣,便答应了。

  他让袁徽通知众人,他准备在交阯推行新政,建学堂、印坊,他们愿意留下,当然更好。如果思念家乡,想回去,也可以跟着大军一起返程。

  如果想做官,他也可以向朝廷推荐。不过朝廷用人重实学,只通经学的除了学堂之外,就只能去印坊做校书,没有太好的选择。

  总之,通经入仕已成过往,不要再想了。

  袁徽多少有些丧气,却无可奈何。

  ——

  建安九年,腊月二十八,刘协收到了士孙瑞的报捷文书。

  士燮最终还是降了,没有任何条件。

  当然,士孙瑞辟除了一些人,也推荐了一些人,算是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将可能的反抗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

  在此之前,刘协已经收到了士孙瑞的一份上疏,安排王凌为益州郡尉,皇甫坚寿为永昌都尉。当时他还没明白士孙瑞的用意,看到捷报,他算是反应过来了。

  士孙瑞早就做好了招降士燮的准备,也清楚士燮没有其他选择,龙编之战没有悬念,所以早早的安排了皇甫坚寿和王凌。

  皇甫嵩杀了董卓全家,王允则死于李傕、郭汜之手,这两人与如今在朝的董卓旧部不好相处,将他们安排在益州南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对士孙瑞的先斩后奏有些意见,可是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刘协算是默认了。

  他随即下诏,让士孙瑞班师回朝,并将士燮兄弟押解到行在,等候处理。至于其他人,他几乎是照着士孙瑞的请求安排,一字未改。

  士燮兄弟的投降标志着交州平定,重回朝廷怀抱,曾经四分五裂的大汉终于恢复一统,曾经的乱世也宣告结束,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

  刘协下令,通报全国,与民同庆。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