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 不杀不放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邳陈氏的影响力绝非王朗能比,当与东海刘氏相提并论。

  陈琳很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回报袁绍。

  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如实向袁绍报告。这件事的背后或许有更深的利益斗争,身为徐州人,他不能无动于衷。

  ——

  听完陈琳的叙述,袁绍的眉心立刻蹙了起来。

  他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田丰。

  只有田丰有这样的影响力,也有这样的动机,指示张郃、高览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他和陈琳一样,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这一点,除非张郃、高览出现作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谷/span张郃、高览没有这样的胆气,也不会这么做,否则就是与所有的冀州人为敌。

  田丰这么做,显然不是为了他个人,而是为了保证冀州人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就像审配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一样。

  冀州人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也渐渐绑住了他的手脚。如果袁熙与郭氏联姻,将来成了嗣子,后果会更严重。

  他将成为冀州人手中的傀儡。

  袁绍又急又气,却找不到破解之策。

  “孔璋,既然元龙不肯降,那我只能……”袁绍咬紧牙关,最后几个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主公,琳有一计。”

  “快说。”

  “王朗为会稽太守,被孙策击破,穷迫无归。孙策欲使王朗称臣,王朗不肯,孙策也没杀他,只是软禁在会稽数年,使不得与外界通。”

  袁绍眼神一闪,盯着陈琳看了两眼,又反复权衡了一番,点了点头。

  虽然对陈琳将他与孙策相提并论让他很不舒服,但这个办法却可行。

  不杀,也不放,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等将来全取徐州,陈登的气也消了,或许还有回心转意的可能。届时重新起用陈登,为徐州代表,与冀州势力抗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像陈登这样能文能武的高门子弟,中原可不多见。

  袁绍接受了陈琳的建议,又让陈琳去劝陈登。如果陈登一意求死,他也没办法。

  在陈琳的劝说下,陈登也让了一步,开始进食。

  袁绍松了一口气,召集文武商议审配的方案。

  田丰表示反对。

  彭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坚池深。如今刘备又矢志坚守,迫降的可能性消失。一旦开始攻城,必然旷日持久,少则数月,多则经年。

  攻城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兖州这些年连逢大战,民生凋弊,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必然要从冀州运一部分钱粮来补充。长途运输,消耗太大,绝非上策。

  况且冀州面临着上党、太原的威胁,荀攸又随时可能南下,不能不留一定的钱粮储备。

  所以,拿下徐州,以徐州的钱粮供应围城大军,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刘备能守彭城,麋芳却守不住郯县。攻克郯县后,派一支别部北上,夹击臧霸,将琅琊收入囊中,青州的钱粮也可以进入徐州,这不比从冀州运更合算?

  田丰说了很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意思。

  冀州承担不起全部的消耗,应该就地征收徐州的钱粮,充当军用。

  他的意见,理所当然的得到了绝大部分将领的支持。

  袁绍也接受了田丰的意见,随即回复审配,让他在牵制刘备的同时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围城的准备。等他拿下郯县后,会迅速回师,一起围攻彭城。

  审配接到回复,强烈反对田丰的意见。他再次派人去见袁绍。

  刘备的部下大多是新征召的士卒,现在强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延误了战机,让刘备有充足的时间训练新卒,届时再攻彭城就难了。

  袁绍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犹豫不决。

  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田丰连番力谏。袁绍半推半就,率部包围了郯县。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