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曹操来也(菩缇盟主加更)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相比,又大有不如。”

  赵温语塞,怒气上涌。

  谷冥/span“你也觉得曹侯此举,与董卓、李傕、郭汜无异?”

  “当然。杀人就是杀人,错就是错,瞒是瞒不过的。犯了错,努力去改,去赎罪便是。曹侯这两年身先士卒,不避锋矢,为的不是立功,而是赎罪。赵公觉得够吗?”

  “你觉得呢?”赵温反问道。

  “不够。所以曹侯此次入朝见驾,就是想请旨征讨,继续赎罪,直到马革裹尸,或者……天下太平。”

  听了这话,赵温倒不好再说什么。

  郭嘉却不肯放过他。“敢问赵公,董卓、李傕为祸时,赵公又在哪里,又做了哪些事?”

  赵温大怒。“你是在指责我么?”

  “不敢,我只是好奇。”郭嘉微微一笑,转身看向刘协,躬身施礼。“臣放肆,请陛下治罪,只请陛下听臣一言。”

  刘协点点头。“你说。”

  “谢陛下。”郭嘉再拜。“臣闻陛下宽大为怀,忘过记功,是以赦西凉诸将之罪,纳黄巾万众为民。温侯、曹侯,皆得赦免。就连有不臣之心的袁绍都得陛下的赦免,臣敬佩之极。大汉有陛下,必能中兴,此天下之福也。”

  刘协笑笑。“你随曹侯不远千里而来,不会是为进奉承之言吧?”

  “如陛下所言,臣有不尽之义。”

  “说。”

  “正如重文轻武是并凉诸将生乱之根,土地兼并亦是黄巾百万之根。如今陛下恩威并济,安定凉州,使并凉诸将为爪牙,关中安定。关东祸根何时能除?”

  刘协心中一动,看了一眼杨彪、赵温。“朕不是在关东试行度田了么?”

  “臣冒昧敢言,只怕试行度田很难成功。”

  “哦——”刘协拖长了声音。“何以见得?”

  “以史为鉴,韩魏赵齐楚燕六国即是覆辙。”郭嘉嘴角微撇。“臣随曹侯一路走来,听到的可都是对度田不满的声音。关中已经如此,关东还能成功吗?臣如果猜得不错,只怕公卿大臣也对度田多有非议的吧。”

  杨彪忍不住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陛下面前妄言公卿?”

  “严格来说,不算妄言。”曹操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虽说死者为大,臣不该说死者之过。但事关大汉存亡,臣不得不言。臣亲耳听司空张喜说过反对度田的言论。”

  杨彪、赵温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说道:“陛下……”

  刘协抬起手,示意杨彪、赵温不要着急。“偏信则暗,兼听则明,这点道理,朕还是懂的。你们不要急,且让曹卿将话说完。若他果真妄言,再治他的罪不迟。”

  “……唯。”杨彪看了赵温一眼。

  赵温也有些后悔,刚才不应该咄咄逼人,现在曹操撕破了脸,直接拿张喜的事开刀,这事还真有些不好办了。

  张喜对度田的态度,他们是清楚的。张喜的脾气,他们同样清楚。以关东领袖自居,在曹操这样的小辈面前,他说几句不动听的话很正常。而且他这次东行,本来就有联络山东士大夫,一起反对度田的意思。

  但他肯定没想到,他死在了彭城,曹操却来到了天子面前,告了他一状。

  虽说死无对证,曹操这一状未必能将张喜怎么样,但有了这么一件事,天子对张喜的印象必然大坏。他们这些人隐瞒不报,也难逃同党之嫌。

  果然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曹操君臣就是典型的小人。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