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6章 因地制宜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下里,他对儿子审英、审俊说,天子虽有诸般不是,但不待见士大夫这一点还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读书人,就不能把他们当人。

  ――

  邺城中议论纷纷的时候,刘备与法正、黄猗一起赶到行在,向刘协当面汇报作战经过,并请求天子责罚。

  他揽过了所有的责任,并对黄猗的提醒表示了感谢。

  黄猗不仅帮他们打造军械,还及时提醒了张飞。如果不是黄猗拦着,或许损失会更大。

  至于法正,根据当时的情况,法正的建议合情合理。陈登阵亡,部下溃败,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无可厚非。

  对刘备的担当,刘协很满意。

  法正感激不尽。

  刘备扛过了主要责任,就算天子要追究他的责任,也不能不考虑刘备的脸面,不会无限扩大。

  寒暄了几句后,刘协随即问起了交战经过。

  刘备之前有过书面汇报,当着面再说一遍,便多了一些不方便写在纸上的内容。

  比如骑兵。

  刘备一直缺少骑兵。十年前带到中原的一千杂胡骑经过多年征战,所剩无几,只能充作亲卫骑,没有独立的骑兵编制。

  这次被张a偷袭得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陈登没有足够的亲卫骑。仅有的百十骑为了掩护步卒列阵,迎战对方的游骑,陈登身边没有几个骑士,被张a父子以骑兵突击,一击得手。

  张飞之所以没有及时增援,也是因为他麾下的骑兵有限。就算勉强派出去,也不是张a的对手,徒增伤亡。

  有能力与张a一战的是陈到指挥的亲卫骑,但他被高览派出的骑兵缠住了,脱不开身。

  如果张飞有一千骑兵,及时增援,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刘协听完,当即表示,要给刘备拨付一批战马,供刘备组建骑兵。

  刘备感激不尽。

  刘协随即问了一个问题:陈登虽说没有足够的骑兵迎战张a,uu看书但他有五六千步卒,面前还有宽达百步的漳水,怎么会让张a轻易冲到了中军?

  他又不是骑兵将领,需要身先士卒。

  刘备说,关于这个问题,他一开始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回营,收集溃兵,详细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其中原委。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陈登没想到张a会亲率骑兵突袭,准备不足。二是上次进攻魏县时损失太大,将士们还没缓过来,战斗力不足。

  这两个原因导致陈登列了阵,但心理上并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陈登本人为了督促步卒渡河,中军位置过于靠前,已经到了河岸。

  当张a的骑兵来袭时,步卒惊慌失措,没能及时用弓弩进行有效阻击,使骑兵轻而易举的冲进了阵中。

  刘备一边说,一边根据他了解到的信息画出示意图,标出当时双方的位置。

  看完示意图,刘协就摇了摇头。

  陈登太轻敌了,完全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

  或者说,他虽然曾败过一次,却没有吸取教训,又一次败给了骑兵突袭的战术。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冀州与中原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这里更适合骑兵奔驰。谁能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出来,谁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三十里,对步卒来说是极限,对骑兵来说却是有效杀伤距离。陈登以为他离张a三十里很安全,对张a来说,这却最舒服的位置,不打简直对不住自己。

  刘协立刻想到了孙策。

  缺少骑兵,对骑兵威胁认识不足的不仅是陈登,还可能有孙策。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