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六章 设试才院_汉中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可催促试才之人勤修所业,不使荒废!州试才院,只录郡奉贤堂录选之才,而朝廷则从各州奉贤堂召以公车。”

  陈術又疑问道:“若有贤才耻于应试,如何可得而任之?”

  这倒肯定会有这种现象,确实有很多名士未必愿意同别人一样,挤破头去参加选录。尤其是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更加不会愿意。

  周群也建言道:“试才之举虽好,但也不可操之过急,若陡然断了望族士子晋身之道,恐有变故。”

  两汉以来,世家大族渐成,这些大族逐渐垄断了普通人的进仕之途,由此这些大族地位越发的重要起来,很多时候,一个大族便可算是一方势力,若陡然间取消了这些人的特权,倒真可能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来。

  刘征再三想了想,于是说道:“举事凡有三法!一曰不破不立,二曰先破后立,三曰先立后破。既不可操之过急,那便先立后破。设置试才院,但可保留征辟之法。若试才之道风行天下,则再破征辟不迟。溃痈虽痛,甚于养毒!数百年来寒门士子愈无出路,使天下贤才遗露于野!今可破之!”

  陈術赞同道:“桓、灵二朝以来,贤才不得入庙堂,以至尸居其位者不可胜数,致有黄巾、董卓之祸!而州郡乡里大才争相竞事各路枭雄,致使天下纷乱!若朝廷用贤不用亲,天下能人贤士会于庙堂,安得令州郡坐大?”

  陈術这句话虽然并没有说出这乱世的根由,但是却也并不无道理!

  为何桓、灵二朝叫得上名号的真正大才屈指可数,而现在却层出不穷?这便是朝廷的选官任能制度有问题!

  如果真正能够使天下大才都汇集到朝廷之中,那么以这些人才的智慧,怎么也不至于造成现在这样的乱世。

  反而是现在,这些被朝廷冷落的有才之士,纷纷自荐求事于各镇诸侯枭雄,帮助这些人分割大汉天下,以至天子之令不行,枭雄们成尾大不掉之势。

  假使现在各方势力手下的人才都是大汉朝廷的人,那天下又怎么会生乱呢?

  如果不给这些人才以出路,那么他们站起来对抗朝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但凡大才,若不为朝廷所用,则不免为狼心之徒所用。

  刘征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延续下去,试才院可选天下贤才,而养贤堂则可将其收在手中!

  为君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不为我用,必为我患!

  刘征突然明白了后世科举制度为什么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而历朝皇帝也越发重视科举,甚至到明清二朝,科举达到顶峰状态。

  与其说科举制度为朝廷选取了可用之才,倒不如说科举制度是这些君王用来将天下读书人,将天下聪明人关起来的最好办法!

  与其让这些人无所事事,整天胡思乱想,倒不如给他们一个人生追求!让这些人去皓首穷经,如此君王们才可以高枕安坐。

  不过刘征倒并不是这个意思,至少目前是丝毫没有这个意思的!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刘征确实希望借此举收罗人才,也是希望将来能够借此举瓦解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至于试才院会不会发展成为后世科举,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刘征也不知道自己重振汉室的目标到底能不能够实现。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