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三章 黄权口风_汉中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黄权心中会意,笑答道:“清静倒是清静,但若说是被元泰兄打扰,那便言过了!兄台来访,不知所为何事啊?”

  王谋说黄权“清静”,其中其实就透露着对现状的不满。二人都是位居公卿,如何谈“清静”,但现在现实如此,王谋故意点出,其实也是就想看黄权对现状是否不满。

  不过黄权很谨慎,虽然也承认了自己现在无所事事,但言语中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不满之意。

  王谋见黄权生硬的问起自己来的目的,面色转为严肃,压低了声音道:“近来市井传言,汉王遇刺一事,实乃蜀人为刘季玉报不平,不知公衡如何看此事?”黄权慨然道:“汉王治蜀,期年有成,与刘季玉据土自保截然天地!同为帝室之胄,刘季玉差汉王多矣!天道有常,能者居之,仁者治之!汉王自拥益州,励精图治,又平陇右,定河西,收关中,豪气干云

  ,正是汉室之望,天下之望!非黄权不敬,倘刘季玉在世,安得若此乎?”黄权并非是没有节操之人,当初为刘璋所任时,黄权也是尽心竭力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凭他一人之力,终究是不能改变益州的命运。现在黄权已经看到了刘征所作所为,再与当初的刘璋比较,这之间的

  差距可想而知,黄权心中对刘征也渐渐真正的服气。

  虽然黄权手中没有了什么实权,但黄权心中却并没有因此而不满,这次听到汉王遇刺,黄权是真的为汉王担心,因此当听到市井流言,黄权才坐不住前去询问荀彧。

  王谋听了黄权的这番话,心里一时有些失望,如此看来,黄权恐怕是说不动了。

  黄权见王谋眼中闪过一道失望神色,不禁问道:“元泰兄为何问及此事?”王谋回过神来,连忙回道:“我等皆为公卿之臣,自当为汉王竭诚效力,如今汉王遇刺,其事非同小可。若真是如市井传言那般,乃是蜀中之人所为,你我便当为汉王查清此事,否则由此一次,便有两次。

  荀令君不肯言明,故而只能来与公衡商议!”

  黄权见王谋如此说话,似乎却是十分关心汉王安危。这才稍稍放松了警惕,只道:“元泰兄不必担心,此事自有荀令君计较。汉王乃天佑之人,必无大碍!”

  此言一出,黄权顿觉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又道:“宵小之徒,决计伤不了汉王分毫!”

  黄权下意识的话语,就是这“必无大碍”四个字,王谋听了心里却是暗自高兴!既然是“必无大碍”,便说明汉王是真的受伤了!

  虽然不知道黄权是从何处得知,但这足矣作证王累的推测,王谋也更加放下心来,现在王谋确信汉王留驻江州,必是受伤无疑!而且必是重伤。若是轻伤,根本不至于要留在江州。

  探出了黄权的口风,又得到了意外的佐证,王谋接下里便跟黄权打了一通马虎眼,随后便拜辞而去。黄权看着王谋远去的车马,心里不禁开始起了疑虑,就在黄权准备转身回府的时候,接上拐角忽然闪过一个身影,很快消失不见,但黄权却似乎警觉到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