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逍遥子_秦时:一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出发,傍晚便到了蓝田县。

  由于临近天黑,也不好上山拜访人宗,成嶠便派坤杀去人宗下个拜帖,不再像去天宗那样忘记下拜帖,做了不速之客。

  又在蓝田县的客栈里休息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用过早膳后才启程。

  到达人宗山门时,人宗的山门口已经站满了人,有刚当上人宗掌门没有几年的逍遥子,六位人宗长老以及人宗精锐弟子。

  人宗的山门跟天宗差不多,也是由白玉石打造而成,只不过玉石上面镌刻的东西多了五谷,比起天宗看起来更接地气一起。

  所谓五谷一般是指稻、黍(shu,三声)、稷、麦、菽(shu,一声),黍是指黄米,菽是指豆类。

  稷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成嶠和惊鲵下了马车,逍遥子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带人迎了上来。

  天宗那边马车是无法直接到达上门的,人宗这边却可以直达山脚下,天宗是懒得去做这种事,哪怕不用他们亲自动手。

  人宗跟天宗风格不一样,特别是逍遥子成为掌门后,特意下令修建了一条可供马车通行的道路,蓝田县也要比郿县繁华不少。

  “拜见君上。”

  逍遥子携众人齐齐拱手行礼道。

  “逍遥子先生有礼了,各位也有礼了,请起。”

  成嶠拱手回了礼,声音平和,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双眸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逍遥子这个有趣的人物。

  ……

  如今的逍遥子还正值壮年,看起来也就三十五岁左右,头发还没有斑白,穿着与原著差不多,身上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只不过没有赤松子和秦时时期浓郁,更多的是稳重从容。

  逍遥子并不是道家人宗土生土长的弟子,而是半路加入的,加入前就已经成名了。

  三十岁前的逍遥子热血江湖,快意恩仇,有着关中第一豪侠的美誉,后来不知何故,遁入道家,潜心修炼,不问世事,直到秦国征服天下后,江湖上关于逍遥子的传闻竟又渐渐多了起来。

  此人在秦时中表现得实在太正义了,在成嶠看来这种看起来无比正派,似乎完美无缺的人物,要么是真正践行自己信念的人物,要么就是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伪装成正义的模样。

  世间有性善论和性恶论,成嶠更偏向性恶论。

  如果对于初生的婴儿放任不管,不加引导,只负责喂养,受环境影响,成嶠偏向婴儿长大成人后会走上歪路,而不是走上正道。

  俗话说说得好,学坏容易,学好困难,改正就更困难。

  教育的意义一方面就在于此,传导知识还在其次,更重要的传导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没有善恶道德,法律底线的熊孩子,恶棍,变态。

  因此,以成嶠的三观认为看似正派的人,其实大多数都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