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6章 李典有策安汉中,张辽无计见骠骑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要怎么给,以及给什么,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李典最终决定是从农桑入手。

  因为不管是汉人还是氐人,都是要吃饭的。

  就算是再愚昧愚蠢的人,都会本能的要吃东西,要生存,所以在这个话题上,永远都不会过时,也不会被氐人所排斥。

  同时李典还故意以打赌的方式进行,这就使得从强加式的『给』,变成了让氐人自动的『求』。等到了双方耕田对比的结果出来,氐人必然就会想要偷偷摸摸的搞倒汉人的所谓『秘诀』,然后氐人就自然会自发的学习汉语,学习汉人的技术,以及改变自身的习惯习俗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整个策略的时间较长,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见到什么效果,也不是说当下做了,第二天就能有一大堆的氐人,在什么午时三刻跑到城下跪满一地咣当磕头……

  所以在大汉之前的政治氛围当中,类似这样长期的计划,一般的官吏并不太愿意去做。

  谁知道自己能在位置上干几年?

  一个混乱的政治体系,即便是有想要安心做事的人,都是无法做好事情的。

  李典笔微微一顿,然后停了下来,皱着眉,又将有骠骑批注的那些氐人资料拿到了手中,仔细看着那简简单单的前后四个字,然后琢磨着,然后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有道理。

  『事败』,谁给败露出去的?不用说,肯定是汉人自己败露的。可明明是对于汉人自身有益的事情,怎么会败露出去了?难道当时泄露消息的汉人不清楚这是大汉国策,是对于汉人自身有益的事情么?显然也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某些眼前的利益。

  国家的利益是国家的,他拿不到。

  或者说一时半会他感觉不到,而眼前的利益就是立刻可以获得的。所以这就和骠骑后续的两个字联系起来了,『事廉』。如果一个官吏不能廉洁,那么大概率就不会为了国家为了华夏民族做什么事情。

  但是只懂得廉洁的官吏,能将事情办好么?就像是孔奋。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廉洁了,但是他失去了所有官吏的支持,反倒是因为他的廉洁感受到了公平待遇的氐人首领才在最关键的时刻成为了孔奋之下的战斗力量。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大汉养兵千日,到用的时候却用不上了!

  连氐人都能打败的贼人,虽然说是在山林之地,氐人可能更熟悉道路,更有地利,但也仅仅这一点而已了!根据资料上面所写,孔奋根本就不懂什么军事,所以要么是氐人首领天纵奇才,要么就是贼人其实也是烂到了可以……

  这样的两种情况,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孔奋之下没什么卵用。因此作为一地主要官职,只懂得自己廉洁,而不懂得约束手下,整顿吏治,显然也是有很大的问题。这种问题在一般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