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北屈的无奈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原先的计划是要先端了这个北屈营地,再乘势而下,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南匈奴人根本就不愿意来啃这个硬骨头,而且确实强行攻打难度偏大,所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斩断其和平阳的联系。

  於扶罗笑道:“这自然可行的。”

  现在於扶罗手下就只有四五千人了,强攻不是不可,也不是拿不下,可是毕竟难度太高,损失太大,划不来。

  但是如果在野地上追逐运输车队,斩断粮道,这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因此於扶罗也不再推辞,答应的很是爽快。

  黑袍老者拨转了马头,临行之前最后扫了北屈营地一眼,心中叹息,果然是一块好地!

  只可惜空有一副好枝叶,却没能落下根……

  ×××××××××××××××××

  北屈营地的山头上,床弩并不是像於扶罗所说的只有十台,而是有二十五台!

  当然准头最好的也仅仅是最开始,从襄阳带过来的核心部件组装起来的五台而已,其余的么,便是只管射得出,却不确保一定能够射得准……

  马延站在山头上,皱着眉看着远处的那一小队人马远去。

  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也能够大体分辨出是应该是匈奴的人,还有一些身穿黑袍的汉人兵卒。

  昨日羌人豪帅里那古派了一个羌人来,说近日在外放牧的族人有发现一群黑袍汉人出现在南匈奴那里……

  今天马延就亲眼见到了。

  虽然马延不知道这忽然出现的黑袍汉人倒是是属于哪一个方面的,但是马延清楚,这不是一个好事情。马延倒是真不担心这些人会贸然的攻伐营地,不仅仅是身边的弩车,北屈营地的“S”的结构,导致整个攻击的面极其难以展开,除非大量兵马沿着昕水河两岸同时攻打,否则马延则可以通过已经架设好的浮桥,随时将骑兵投入到对敌方背后的攻击当中。

  守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攻……

  南匈奴的人数虽然不足以反攻匈奴的王庭,但是在这一片土地上仍然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力量,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昨天马延在得到了里那古的报信之后,派人前去送了点布匹过去答谢,同时也打探了一下羌人的口风。

  结果和马延预料的相差不多,羌人并不喜欢南匈奴人在这边称王称霸,他们多半认为匈奴应该滚回阴山那边去,不因该来这边侵占了他们的草场,但是要让这些羌人跟匈奴真的大规模的动起手来,羌人他们也并不愿意轻易的进行交战。

  这些匈奴来去如风,没有足够的骑兵,根本就别想占到什么便宜,马延现在手下并没有很多兵力,特别是汉人的骑兵更是缺乏,虽然现在趁着有一些马匹,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是骑兵队伍一时之间也并不能成型。

  招募而来的胡人,虽然略有一些,但是毕竟还是胡人,真要动起手来,打顺风仗捡便宜,这些招募而来的胡人估计冲得比谁都快,但是要攻坚克难,则是未必可靠。

  所以,马延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只能是蹲在这个北屈营地的硬壳之内,看好斐潜留在这边的家底,要进兵扩展,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也只能是派出人马前去平阳报信,却无力阻止,多少有些着实无奈。

  马延往东望去,哪里是平阳县城的方向,不知现在进展如何?

  北屈这里虽然是深入胡人的地盘,四周都是犬牙交错的大大小小的胡人,但是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一是因为北屈是近些年来唯一设置的集市,胡人自己也非常的需要;二是这里只是盛开的树木枝叶而已,而根茎还是在汉地,还是在斐潜那边……

  为什么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一生对刘备忠诚不二?

  因为……

  三国演义里有写,正史也有写……

  三国志记载:“先主与二人(关张)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三国志·蜀书六:“先主与云同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

  演义里则说:“……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