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宋云的笔记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下就是大自在天湿婆的祠庙,很多涂灰道人在那里祭祀礼拜,甚是虔敬。

  从这里往东南方行走一百五十里,抵达乌铎迦汉荼城,这是印度河畔的一座商业城市,城中居民富足安乐,喜欢蓄藏奇珍异宝,来自各地的奇玩珍物,大多汇聚于此。

  对玄奘来说,这样一座城市显然没什么好看的,因而只歇了一个晚上,就又匆匆上路了。

  天气越来越炎热,路上可以见到的行人也越来越少。由于没雇向导和手力,行李马匹全靠师徒二人照料,因而这段路走得甚是辛苦。

  这天日刚过午,圆觉就累得不想走了,他问玄奘:“师父,咱们下一段去哪里啊?”

  玄奘道:“你累了吗?等到了婆罗睹逻邑,咱们就停下来,歇息几天。”

  “婆罗睹逻邑,那是什么地方?”

  “是《声明论》的作者波你尼的故乡。”玄奘道。

  圆觉不由得震动了一下,作为一个迦毕拭人,他当然听说过《声明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音声的文法典籍,全书共有千颂,每颂三十二字,共计八章文字,对梵文做了极其详尽的总结,去除了繁复琐碎之处,彻底探索古今的文字语言。因而这部书又被称为《八章书》。

  从这个角度讲,波你尼算得上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了,是梵文文法的奠基人。在很多人的眼里,大神梵天创立的梵文体系是如此的复杂,波你尼能够熟练驾驭这种文法,已经与仙人无异,据说此人生而知之,博通物理,因而人们又称其为“波你尼仙”。

  《八章书》写成后,波你尼仙将其封缄,呈送给国王。国王十分看重,立即传令全国,普遍教授学习。并且还推行了奖励机制,有持诵通利者赏钱千金!

  此令一出,五印度的贵族子弟都要学习声明学,教学之风,一时盛行于世。其中婆罗门对这门学问尤为擅长,出了很多学富才高,博闻强记之人。

  “我想这个波你尼仙一定是个非常聪明之人!”圆觉敬佩地说道,“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学习声明学,就觉得很累很麻烦,他写这部书,不知道费了多大的精力!”

  玄奘哈哈一笑:“不必妄自菲薄,也说不定你是个格外有慧根之人呢。”

  圆觉奇怪地问道:“为什么?”

  玄奘道:“为师给你讲个故事吧,就是关于大阿罗汉度化波你尼仙的故事。”

  听到有故事听,圆觉赶紧点头。

  玄奘道:“大约在佛陀圆寂后五百年左右,有一位大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云游至此,看到一个婆罗门正在粗暴地教训一个七八岁的稚童。阿罗汉看不下去,就问婆罗门:‘这是你的孩子吗?他还这么小,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呢?’

  “婆罗门说:‘这当然是我的孩子,他不肯好好用功学习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