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5章 菜当三分粮,麻辣当衣裳_1980巴山猎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安回来等了没多长时间,米饭煮下来,冯丽荣又换上了另外一个铁鼎罐。

  她在铁鼎罐中倒入菜籽油,烧热后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捞出来备用,将白糖倒入锅内小火炒融化后放入拍扁的葱段、姜块和蒜头。

  等到葱蒜炒得微黄后,将准备好的草果、小茴香、八角、桂皮、香叶等材料放入一起翻炒,最后再放入豆瓣酱,炒匀后加入白酒、酱油和牛油等继续炒,然后将熬好的排骨汤倒入,再将之前炸过的辣椒、花椒回锅。

  十数种东西,冯丽荣信手拈来,一整锅汤汁越来越香,渐渐变得红艳艳的,越来越精彩。

  “幺儿,准备得充分嘛!”

  宁东文眼睛盯着锅里的汤水,什么菜都还没放呢,就先忍不住先咽了咽口水。

  “那是,你以为我恁个早起来,你们去打野猪,我在家干些啥子?”冯丽荣笑着说。

  宁东武打趣道:“把中秋准备吃的火锅提前,你是真的用心哈……还是安娃儿有福气,你以后要经常过来,我们也能多吃上几次火锅,不然,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能吃上一次,平时可吃不到。”

  他这话里明显有别的意味。

  陈安不由看了宁东武一眼,又看了看瞪着宁东武的冯丽荣,笑道:“有冯叔在,你们想吃这些东西还不简单?”

  “简单撒子哦,能找到材料,幺儿不做,我们自己做出来,总是有些不对味,就是没有幺儿做的好吃,想好好吃顿火锅,那是得看她心情的。心情好就有得吃,心情不好,吃锤子!”宁东武笑呵呵地说。

  宁东文也插嘴道:“这是真的,要吃顿好的,就得看幺儿心情……你看看,伱一来,幺儿这心情比过节还好!”

  两个舅舅在一旁调侃,冯丽荣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你们要是不想吃,现在就走,废话恁個多,莫影响我心情!”

  宁东文和宁东武闻言,相视一笑后,都识趣地闭上嘴巴。

  宁东武小声地冲陈安说了一句:“她是真的会撵人!”

  听得陈安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火锅,那是蜀地又一个地道的灵魂,那感觉,就像是离开了蜀地,就再吃不出同样感觉来一样。

  后世都说火锅起源于重庆,实际上,真正的发源地在长江之滨,酒城泸州的小米滩。

  还在清朝的时候,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经常在小米滩住宿。

  停船后生火做饭,用一个瓦罐,罐中盛汤水,加以各种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吃了以后都觉得美不可言,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长江各码头传开了。

  当然,这个时候重庆还没有从四川划分出去成为直辖市,但自古也是水路交通要道,比泸州大得多。

  这种食俗也就沿江而下,传到了重庆,就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的变革,继而被发扬光大。

  当时一些棒棒见到这种吃法后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