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六章的 稳定生产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的白天,水泥厂内张灯结彩的,刘澍甚至从包头请来了一班腰鼓队,咚咚咚的敲了个热闹,几乎整个包垦公司的股东,全部都到来,庆祝水泥厂的第一批水泥下线。

  请帖是昨天晚上,刘澍就发出去了,只是小范围的,把包垦公司的股东给叫来了,要知道,因为管辖的关系,包垦公司会拥有水泥厂的一成红利,于情于理,都应该过来看看。

  水泥昨天晚上就已经验证过了,完全没问题,今天的庆祝,不过是走走过场,上午八点,在杨元钊的推让之下,李明生开启了机qì,仓库之中经过了一夜冷却的水泥,通guò传送带,进入到了一个个的水泥桶中,然后通guò封装机,封装完毕,为了保证品相,专门从天津那边购买了大批的包装水泥桶,差不多5万个,未来水泥桶可以回收,只有产量达到一定程dù之后,再考虑上水泥桶厂的事情,甚至未来当工业区开始兴建,使用水泥多的话,他会采用散装水泥车的方法运输和储存水泥。

  对于杨元钊而言,按照后世经验,装水泥最佳的是编织袋,那种粗的水泥编织袋,价格极为的低廉,可惜石油化工这个领域,在这个时代还是尖端课题,聚乙烯等新材料,或者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干脆还在实yàn室之中束之高阁,用麻袋的话,成本又太高,似乎铁皮桶是最佳的选择。

  当第一桶水泥下线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约而同鼓起掌来的,两位地主直接上前。恭喜试生产的顺lì进行。

  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李明生和杨元钊都很清楚,这代表着这个水泥厂已经基本上建成了。建成的水泥厂只是一个基础,剩下的要完成磨合,比如怎么生产,效率最高,把每一个环节的力量都发挥到极致,这需要在生产之中逐步的完成。

  机qì轰鸣,一桶一桶的水泥被摆放整齐,放入到了仓库之中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之中。水泥厂都会保持一定强度的工作,具体分成两班,每班八小时,夜晚不工作,让工人们逐步熟悉这样的劳动强度和劳动习惯。

  李明生带着工人去工作了,一众股东走出来,尉明看着被刘澍等人围在中间杨元钊,表情有些复杂的。

  水泥厂,是被尉明否定的。觉得杨元钊不太可能能够完成的项目,是事情,困难很多,但是最终。杨元钊还是克服的困难,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兴建起了一个大型的水泥厂。现在还无法去说,水泥厂。到底有多少的产量,现在说什么都白说。但是看器材,甚至李明生的专注专业,说不定,启新洋灰厂的中国第一的名头,就要拱手让人了。

  其实,尉明并不知道,启新洋灰场的名头,早在水泥厂生产的时候,已经被摘下来了,昨天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