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三章 棉花采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月的中旬左右,棉花终于到了采摘的日子了,已经是包头这边采摘的极限了,包头这边,气温波动非常的明显,夜里,已经进入到了零度了,土地没有变成冻土,却也气温极低,大陆棉如果不是生长期足够长,又经过了合理的水肥的灌溉,拥有着极大的植株,恐怕要坚持下来也很难,为此,早在进入十月开始,就采用了保护根部和保暖的举措的。

  好在,15天的坚持,让棉花的产量,每亩又增长了3%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地多了快10斤,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让产量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这些新增的数额,都是净赚的。赵书明等人,笑得几乎是合不拢嘴,早在一两个月之前,他们就确定要赚钱了,可是到底怎么赚钱,赚多少钱,还不太确定。

  早在一个多星期之前,为了棉花采摘,各家都在做着准备,农场本来的工人,他们会作为主力,但是人员还是不够,根据老农民的预测,一周之后,包头会降雨夹雪,不适应棉花的采摘和晾晒,所以,最起码要2天之内,完成整体的采摘工作。

  2天之内,完成210顷的采摘,仅仅依靠农场现有的3000多名工人,是绝对不行的,周围的劳动力,大部分都被包头的各个工厂,以各种名义招募了,但是几大家族还是从山西,甚至是陕西,找来了采棉工人,正因为产量巨大,给奖励也很高。一亩地如果能够在半天之内完成,是1元。一天的话,会降低到7角。

  饶是这样。这样的待遇也极高,打零工而已,2天的时间,又是在种植小麦之前,正好是一个空挡,2天完成两亩地,最少也是,多了可能是4元,如果速度更快。两天干的更多,说不定会更多。

  超过7000人,就这么的被吸引来而来了,差不多总数达到了1万人以上,2天时间,完成采摘,应该是没问题的。

  290斤左右的亩产量,出棉率大概在四分之一,那就是70斤左右的皮棉。按照现在棉花每斤的元的价格,每亩的收入就是21元左右,这不知道比种粮食,多出了多少。扣除了工资和成本,这个收益非常的惊人,所以。每一亩地平均拿出来1元,这很轻松。

  采摘的时候。没有通知众多地主,可是包头才有多大。几千人的采棉工人,又没有刻意的保密,很快的,各家都知道了包头的棉花即将采摘的事情了。

  这半年多以来的,包头的棉花种植,大家都看在眼里,5月份的时候,移栽,不少家里还购买了一部分的棉株,他们的棉株,几乎都在半个月之前,就采摘完毕了,成果非常的喜人,每亩地的平均,从原来的70斤左右,攀升到了180斤,皮棉的产量更是提升了3倍多,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种棉花的好处。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