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一章 反差的价格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规定,穿上防护服,带上头盔,这是包头强烈要求,威廉姆斯实yàn室和在包头的专家,共同研究出来的,防护服可以一定程dù上,隔绝温度和钢水,头盔和特殊的目镜,可以减少钢水灼烧等侵害,这是在没办法自动化运转的情况下,杨元钊所能够做的全部。

  此时列强们,有强横的实力,工业能力也极强,可是就如同资本论里面所说的,资本家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贪婪的汲取着剩余价值,工资,福利,休息,加班费,这些对于工人而言太过遥远,甚至连工人本身,也不会有多少人关注。

  毕竟,席卷欧洲的红色**还没有出现,在这个前提之下,没有人意识到工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财富。而拥有后世眼光的杨元钊,很清楚一个熟练工人,一个完整的团队,对于一个工厂,一个工业的重要性,从最初,就提升工人工资,特别是一些危险的工种,设立了严格的纪律,甚至想尽一qiē的办法,来保证工人们的安全。

  防护服从出现开始,引发了一些资深工人,特别是外国工人的抗拒,毕竟,本身温度极高的炼钢厂和热轧车间,再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这等于是一种煎熬,可是张召忠在杨元钊的坚持之下,强行的推动了这一规定,并且在上月的一次事故之中,防护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身被大面积的钢水溅起,可能会造成超过10人死伤的事故,在防护服的遮挡之下,只有一人重伤和四人轻伤,防护服的作用凸现出来,并且得到了大量的宣传,铁一般的例子,让众人对防护服的抵制慢慢的消失,一旦上工,整个工厂中,都是红色的防护服。

  全部穿戴整齐之后,三人这才步入到了钢轨车间,此时,大部分的工人在紧张的作业之中,钢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强度的工作,特别是现在,伴随着炼钢高炉的性能提升,一炉钢水的开闸时间,从原来的7个小时左右,减少到了2个小时,也就意味着,热轧车间的工人们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7小时也缩短到了2小时,当然了,跟之前不一样,2小时是要把钢水引导到模具之中,并粗略的加工,后续的精加工和淬火等技术处理过程,到之后进行。

  这样的工作,已经足够的忙碌了,经过了几个月的磨合,整个车间就如同一个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井然有序而且快速。

  专门的人员,负责把模具之中,已经冷却下来的钢铁,进行初步的加工,而特殊的机械,则把加工完毕的钢轨,从这里运输到下个车间的。

  杨元钊和詹天佑都没有前往车间的中心,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当看着工人们大多数完成了工作,模具工人把模具摆放整齐的时候,张召忠看看表,说道:“似乎要出钢了!”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