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五章 特种部队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包头新军,营以上的人员,加上炮兵之中的各级官员,一共300多人,除了少部分的值班人员,差不多有8成以上前往城区,还有接近120个挑选出来的士兵,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分成了两批,前往包头研究所,进行统一的学习。

  在包头研究所的无线电实yàn室之中,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特拉斯在内的多名专家,给他们讲述了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整整一天的时间,通guò介绍无线电的基本情况,特性,甚至是一些注意事项。

  军官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冯玉祥特别的强调,大部分人还听进去了,最受欢迎的还是杨元钊所讲述的,有关无线电在军事方的应用,虽然只是最简单的介绍,却让不少有想法,有眼光的军官眼神发亮。

  阎锡山也是其中之一,作为职业军人,甚至能够超越别人,后发居上,成为包头4个师的师长,才二十多岁的他,表xiàn出了足够强悍的能力,抱着挑刺的观点而来的他,反倒专家的介绍产生了共鸣,让他生出了无数的想法,之前挑刺的念头早就不复存zài了,如果不是今天讲课不允许提问,他早就有了无数的问题。

  一天的讲课,4堂报告,简单介绍了无线电的作用,被挑选出来的120名士兵,他们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无线电操作,编码的翻译等学习,会为期一个月,由包头专门请来的有线电报的几名资深发报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因为实用性的缘故,没有选择新弄一批的编码,而是采用之前的电码,新的编码会有,只不过会在未来,无线电普及之后,人数增加之后,再进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乘坐着车辆,陆续的回归军营,军官们都兴奋异常,除了少数没有感觉的,剩下的大都在讨论无线电在部队之中的运作,而坐在最前面的车里,杨元钊,冯玉祥,还有其他的三位师长坐在一起,同车的,还有参谋部的一些资深参谋。

  从包头到军营,已经有40公里左右的距离,一个小时车程,阎锡山终于有机会,直接的向杨元钊发问,他问道:“杨会长,恕我冒昧的问一句,无线电真的能够发展到您所说的哪一步么?”

  阎锡山所问的,正是杨元钊所提到的,真正的远程无线电,军用的便携式电台,可以连接到数千,甚至是上万公里之外的部队,现在不太可能,可是未来,不用30年,就成为现实的,远洋舰船,单独派出的小分队,借助着电台,可以联络到后方,这都是无数历史证明的东西,杨元钊微笑的说道:“怎么不会!”

  “真的么,要多久!”阎锡山期待的说道。

  “这个不太清楚,不过我估计很快了,无线电并不是只有指挥这一个功能,它的功能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