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七章 基尔运河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对于杨元钊这一次的访wèn,非常的重视,从杨元钊上了战舰开始,他的大部分行动,都在德国政坛的关注之中,德国跟西北之间的联系,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之中,才慢慢的建立起来,之前只是在哈比的作为纽带之下,从西北进口一批比较重要的基础原料。

  可是从对俄一战之中,却从政zhì层面上进行了联系,西北表xiàn出来的力量,让德国政坛一次次的吃惊,因为西北军所产生军事部署上面的变化,铁丝网,马克沁,甚至是新研制的轻机枪,开始逐步的进入到了德国陆军的序列,这些都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着德国的力量,让德国在面临战争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强大,本来强大的陆军,更是实力暴涨。

  不提这些源源,只是说这一次杨元钊携带的4亿美元的订单,其中会有部分敏感物资,比如说船坞了,大型机qì设备了,庞大的利益,又不会牵扯到国家安全,谁都眼馋,是否能够把更多的份额留给自己,才是目前德国高官们想要做。

  军舰在进入到印度洋的时候,转了一下波斯湾,这很正常,几十万的中国工人在波斯湾奋战,于情于理都需要去看看,可是这么一看,却出了一点点的事情,穆默和斯佩联合的电报之中,建yì中国工人参与到基尔运河的建设之中,声称西北工人效率极高,会大幅度的减少工期。

  基尔运河,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之前投入建设的时候,就是德国的一项重要的工程,从1895年建成开始,就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效率,可惜当时没有考虑前瞻性,这在威廉二世看来,是永远的痛,基尔运河不得不在建成12年左右,在1907年,重新的开始了扩建工程。、

  耗费巨资,且耗时巨大,现在扩建工程已经过半了,5年的时间之中,把大部分的难关都给攻克了,预计在2年之中能够建成,到时候,基尔运河就不再是制约着德国的一个闸门,反而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工人加入,这好么?威廉二世难以决断,想到穆默是去了巴士拉之后,才下的这个决心,顺带的,他也想知道,西北的工人到底效率如何,从签署约定的巴格达铁路,后面还兼顾了巴士拉港的兴建的,不知道都到了什么程dù。

  威廉二世贵为德国皇帝,日理万机,特别是在洞悉了英国人的态度之后,各种军备和扩军,简直是千头万绪的,陆军和海军,两大军种必须要调整到位,各种稀有金属和德国本身不产的金属,这些都需要秘密而大量的购买,这种情况下,巴格达铁路和巴士拉港的问题,没有拿到他的案头上,除非他们已经彻底的完工了,才会引起德皇的注意。

  巴格达那里,有德国的情报部门的官员坐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