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章_表哥是妹控[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庶人徒权事败后,太上皇就有些心灰意懒,不肯搭理俗事,只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没有太上皇隐隐的压着,皇帝自然要大展拳脚起来。

  六月里,皇帝下了两道旨意,一是允许推选的吏部尚书高景升入阁,授文华殿大学士,二是命地方各官清丈本地田亩。

  第一件事不必多说,吏部尚书入阁是惯例,虽然高景升脾气又臭又硬,群臣还是捏着鼻子把他放进了推举的名单上,只是位置有些靠后。

  不过让他入阁本就出自皇帝的授意,若群臣不肯推选,皇帝就会下中旨,直接将他补入内阁。

  本朝中旨不比前朝,权威极大,虽然名声上不那么好听,但最终作用是一样的。

  第二件事和第一件事是有关联的,要想自如的驱使官员们,少不了吏部尚书的配合。

  所谓清丈田亩,几乎是每一个王朝中期都会做的。

  开国时的人口和土地数据一般是最准确的,随着开国日久,天下人口孳生,荒地被开垦,地方豪强用种种手段兼并土地,迫使良民投身为奴,官方的数据几十年不改动一次,早就失真了。

  这时看到皇朝盛世危机的大臣或皇帝,稍有几分责任心的,就会发起清丈田亩的行动。

  通过重新清丈田亩,掌握地方上的人口和土地数据,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充实国库,已经是固定的流程。

  能够把这件大事做成功,中央财政状况好转,基本上就能为皇朝续一波命,若是不幸失败,皇朝的运道就会急转直下。

  做成这件事的臣子或皇帝,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名声,而是会遭到士林清流的口诛笔伐。

  不过当今皇帝是个头铁的人,还找到了同样头铁的高景升,君臣二人决意将此事推进下去。

  关于如何驱使官员为己所用,前朝张江陵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示范,那就是把清丈田亩的成绩列入政绩的硬性指标,和升迁直接挂钩。

  高景升是刚直,不是傻,能做到封疆大吏,他玩起这套手段来熟练得很。

  有高尚书在后头拿鞭子抽着,只怕地方上的县令知府老爷们一时间是没有空闲去吟风弄月了。

  贾理看到高尚书在值房签发公文,仿佛就看到了地方上即将出现的鸡飞狗跳的情形。

  他虽然只是实习生,但吏部如今全力运作,人手严重不足,也顾不得许多,连他也用上了。

  贾理默默的承担了许多苦活累活,一时忙得半个月里连回家一趟的工夫也没有。

  七月里解了库银给边军发饷,工部又报今年的修黄河大堤的银子,皇帝没再从内库出钱,而是命主理户部的靖王徒桓负责追银。

  自太宗年间就出现的财政窟窿,到底是要填的。

  这下,惹得勋贵人家怨声载道起来,重提皇帝当年的“阎王”名号,还说“大阎王生了个小阎王”,因徒桓铁面无私,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