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权谋与治国是完全不同的两门学问(上).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

  所以,在得知了梁辅臣的请求后,从一开始,赵俊臣就打算找周尚景商量对策。以西北三边军镇如今的糜烂状况,怕也唯有以周尚景的老谋深算与权势影响,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赵俊臣若是想要独力应对,怕只会迎来吃力而不讨好的结局!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后,许庆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却又迟疑道:“但若是少爷你借周尚景之力帮着梁辅臣解决了三边军镇隐患,那梁辅臣最终却又因此而投靠了周尚景,那咱们岂不是白白出力却又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

  “不会。”赵俊臣摇头道:“说根到底,向周尚景求助的人是我而不是梁辅臣,将来欠周尚景人情的也是我而不是梁辅臣,如今为此而奔走出力的依然是我,那梁辅臣也依然会感念我的好处而不是周尚景,这层关系与因果,即使将来梁辅臣考虑不清楚,我也会向他提醒的。”

  听赵俊臣这么说,许庆彦终于解开了心中疑虑,并若有所思的点头同意。

  而就在赵俊臣与许庆彦主仆二人问答之间,已是来到了赵府之外,在那里,准备前往周府的轿子,已是准备妥当了。

  ~~~~~~~~~~~~~~~~~~~~~~~~~~~~~~~~~~~

  周尚景与赵俊臣同为朝廷大员,按照京城里“东富西贵”的惯例,两人同是住在京城西区,相距并不是很远,所以赵俊臣所乘坐的轿子,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周尚景的府邸,位于京城里的“学士胡同”,不过时至今日,民间百姓更习惯将这处胡同称为“三万两银子胡同”!

  这是因为,周尚景在朝野间的权势影响实在太大,每天前往周府拜见的朝中官员与民间巨贾,始终是络绎不绝。然而,周尚景一向是性喜清净,如今又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所以在他回府之后,除非是有重要的事情,否则对于诸般访客,周尚景皆是一概不见。

  在这般情况下,想要让周府里的管家、管事们,即使冒着被周尚景训斥的风险也要帮忙转交名帖、通报来意,访客们却至少需要三万两银子来上下打点!而“三万两银子胡同”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不过,这般情况也是分人的。

  如今赵俊臣身为户部尚书、西厂厂督,是朝中仅次于周尚景的几位权臣之一,从某方面而言,与周尚景的地位已是近乎平等,想要拜访周尚景,显然不需要这么麻烦,更不需要用银子上下打点,只要把名帖送给门房就行了,面对赵俊臣这样的权臣来访,周府的管事们也绝不敢有所怠慢。

  事实上,来到周府门前,赵俊臣刚刚下轿露面,就已是被周府的门房管事辨认了出来。

  …………

  此时,在周府门前,如传言一般,正是一副车水马龙的样子。来往求见的客人正排着长队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