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3章 一点点的梦想(一)_我真不会演戏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3章一点点的梦想(一)

  正如威廉所说,方沂是来鼓舞人心的,换句话说,用个人威望平息可能的怒气。

  一部电影要上映,有时候不得不苦一苦特效人,导演固然可以引领方向性的问题,让他们后期少做无用功,但是不体面不人道的加班环节一定有。好莱坞是这样,国产片也是这样。

  加班加太狠了,特效员就可能倒过来整公司。

  《变形金刚3》的特效镜头泄露事件,现在怀疑很可能是员工蓄意报复所为。

  当前业界特效镜头数量涨幅极快,已经远远超过特效工作室原有的处理能力,只能疯狂加班。好莱坞两大特效巨头“维塔”和“工业光魔”先后闹过“罢工”、“被起诉虐待”等丑闻,为了平息员工的怒气,巨头们用尽一切办法:

  在公司里面造小型游乐园、摆满电影道具、给每一个胶佬送模型,请涩情演员在年会跳舞,给员工一两个小时“放松时间”无论他们去做任何事……当然也包括涨工资,找外包。

  这些都不够管用。

  真管用还得打感情牌,让大佬们身先士卒——至少这个能管一会儿。

  这有点像晚唐的武夫们,玩命之前必须要见到赏钱,如果可能的话,大帅还得带着冲锋,否则就造反,让大帅死无葬身之地。

  维塔工作室做《阿凡达》一度做不下去,紧要关头,导演卡梅隆亲自跑工作室里面,给管理层擦屁股。卡梅隆天天和员工一齐呆着上下班,盯着特效进度,又找制片方追加预算,给所有人涨薪,这才搞定了。

  工业光魔做完《星球大战》后一段时间发展极快,一度因暴涨的工作量怨声载道,而工业光魔的薪酬在业内并不高。创始人兼导演乔治卢卡斯为了不让草台班子散伙,立刻和员工们同吃同住,亲手制作飞船模型,常常蹲在墙角狂锤铁皮做道具送人,一整个星期也没有回家。

  看来洋人也很懂驭人之术啊。

  现在base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特效公司,在亚洲也渐渐打响名气,工作量挺饱和,已经是连轴转的状态。去年光纤传媒的《画壁》特效相当糟糕,导演陈家上很不满意,看过初剪镜头后大发雷霆,“我要求重新做,换了很多特效团队,韩国的、大陆的、新加坡的……最后和base合作,我觉得很满意,他们是第一流的实力,我本人会长期合作。”

  李鞍的片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中一些镜头也交给了base制作。《少年派》是一部几乎全程在摄影棚拍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特效镜头的电影,代表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之一,一直以来只有美国人可以做,然而base做出来的效果让李鞍大吃一惊,“没想到发展的那么快,我甚至觉得已经超过了大陆的商业片水准……”

  李鞍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