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太子在行动_天岱七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在书房里,一双日益老去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寒光,最近皇帝陛下对他是越来越不满意,屡有微词。

  书房的暗室里走出幕僚王通,今天朝会之事他已经听说过,这次特意通过暗道来到宰相书房。

  王通站在张辅之身边,轻轻说道:“今天之事错不在相爷,忠于职守勤政廉直的人遭此下场,是人都会心寒。”

  张辅之说道:“你可有法?”

  王通说道:“为今之计,与庆亲王爷联手,王通愿出力。”

  张辅之心头微微一动,思索半晌道:“那就劳烦师爷了!”

  ……

  上次在如意楼巧遇太子的事情,穆如止戈心里怦怦跳了好久才平静下来。

  毕竟父王说了,起码表面上要让人看到,庆亲王府没有结交皇子,所以他当着太子随从的面拒绝了太子弘的邀请。

  他从父亲那里得知消息,皇后求庆亲王府出力保太子无事。因为庆亲王府老太妃的关系,牧云皇后才放心将底牌押注在庆亲王府。

  这段时间让他担忧的还有一事,就是他发现老三与七皇子走得很近,这就让他很头疼。

  父亲说了,眼下还不到需要自己出力的时候,自己只能看着他们着急。

  从宫中传到庆亲王府的消息就是,最近皇帝陛下对太子弘的表现还算是满意。

  很久之前,牧云皇后就对太子弘说过,只要能在父皇跟前留下一丝好感,就是巴结一下昆邪牙这种小人也是值得的。太子很受教,真的不惜屈尊下就。除送了不少钱财美玉,还私下里求教,“老师”“老师”叫得很顺口。

  但在牧云皇后跟前却咬牙切齿道:“莫非今后上位,要演一场臣将不臣君将不君的戏码?或要像父皇那样,杀戮震天下,否则阿谀之辈能死绝不成?”

  昆邪牙口里说,“臣不敢”“自己罪该万死”,却对太子送的礼物很是享受,一边说着“万不敢收”,一边又说着“臣将竭力为之”。

  当然,昆邪牙在皇帝陛下说太子的好话,太子也没亏待他。

  每每有机会,那昆邪牙就在陛下前面趁机说道:

  “此事皆因太子出力,说服百官,功在太子而不在微臣。”

  “太子虽是年轻,然太子聪明果敢,行动处事收放有度,颇有太祖遗风。”

  这话让皇帝陛下萦绕在心头的郁结舒展了不少。

  这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围绕太子的一系列问题。若是牧云皇后的背后和栗妃一样,他才懒得考虑这些。

  可是牧云皇后背后势力雄厚,牧云世家根深蒂固,也不能随便找个借口给办了。

  他每每想起栗妃在后宫上蹿下跳,到处搬弄是非的情况,不由得又皱起了眉头。倘若栗妃能像皇后这般的气度,那立她儿子老七即太子位也未尝不可。嗯,老七也不差,若是再调教一下就更好了。

  昆邪牙的话,让他对太子穆如弘有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欣喜。他让太子去办理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为了考验太子,锻炼他的心性。只要他心性足够坚定,他不会动不动就责备他。

  这不是期之深责之切,只是考验。

  如今太子牛刀小试,锋芒初露,使得皇帝陛下看到了穆如弘作为储君之后应有的干练,为了做这些他煞费苦心。

  太子穆如弘这些日子很忙,每天早朝之后,他就要到丞相署中,学习处理批阅文书,了解最基础的政务。下午他还要到各部去学习规程,熟悉六部事务。

  张辅之对这个太子可不敢怠慢,凡大事小事都先请太子弘过目,直至他看了之后自己才开始批阅。

  太子穆如弘对张辅之也尊敬有加,遇到不熟悉或者自己没有把握的文书,都会先交回张辅之处理,后面再看。

  “这是头年春天出台的一桩大事。”

  张辅之对眼前的太子丝毫没有因对方年轻,就用老气横秋的口气说话,而是非常认真和谨慎地讲解道:

  “陛下有旨,大农令署签发,农桑乃兴国之本,为鼓励桑民,改绢税十二课一为十五课一,所以这文书上所写之数从这里来。”

  “明白了!”太子穆如弘点点头,他知道眼前的张辅之处事向来圆滑,善于趋利避害,且能力出众,又不免生出些许拉拢之意,只是不敢透露这个意思。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